冬至你吃什么传统食物 冬至吃的传统食物介绍


冬至你吃什么传统食物 冬至吃的传统食物介绍

文章插图
1、北方吃饺子
“冬至不端饺子碗,冻掉耳朵没人管 。”在中国北方,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 。每年一到这天,不论贫富,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 。
据说,饺子早在三国的时候就有了,不过那会的饺子跟现在的馄饨差不多,煮熟以后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,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“馄饨” 。直到唐代以后,饺子才变得和现在一样 。
冬至吃饺子的由来要追溯到东汉末年 。饺子原名“娇耳”,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 。他的“祛寒娇耳汤”的故事在民间流传至今 。
传说冬至吃饺子缘起于东汉医圣张仲景,据说在冬天张仲景看到百姓因寒冷冻坏了耳朵,故把御寒的药物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的物体,起名“娇耳”,在冬至那天煮熟让人们连汤吃下,保护耳朵 。
2、南方吃汤圆
【冬至你吃什么传统食物 冬至吃的传统食物介绍】古有诗云:“家家捣米做汤圆,知是明朝冬至天 。”冬至吃汤圆,是我国的传统习俗,在江南尤为盛行,民间便有“吃了汤圆大一岁”之说 。汤圆可以用来祭祖,也可用于互赠亲朋,还代表团圆之意 。
吃汤圆在明、清时期已经约定俗成 。在冬至这天,要“作粉圆”或“粉糯米为丸” 。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记载,称“冬至,粉糯米为丸,名‘汤圆’” 。做好汤圆后要祀神祭祖,而后合家围吃汤圆,叫做“添岁” 。所以,冬至吃汤圆,古而有之 。
吃汤圆古人有诗云:“家家捣米做汤圆,知是明朝冬至天 。”冬至吃汤圆,是我国的传统习俗,在江南尤为盛行,民间便有“吃了汤圆大一岁”之说 。汤圆也称汤团,冬至吃汤团又叫“冬至团”;汤圆可以用来祭祖,也可用于互赠亲朋 。
还有一种解释是:冬至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,冬至那天,天还未亮,妇女们就起来生火煮汤圆,先敬天祭祖,再全家围坐吃汤圆 。所以冬至吃汤圆,除了表示太阳(阳光)逐渐回来,也代表团圆的意思,现代人更喜欢把它当成圆满的象征 。

    推荐阅读